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文学教研室党小组开展观影活动

发布日期:2021-10-28 作者:梁瑾 来源: 点击:

为深入贯彻学院关于整顿工作作风、教风、学风的会议精神,落实“三风”建设在三级单位的实施工作,文学教研室党小组于10月27日开展了一次观影活动,老师们在办公室集中观看了影片《一生只为一事来》。

影片根据“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”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,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,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8年、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。1980年,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,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,远离家乡,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,离乡镇45公里,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,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。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,从“支姐姐”到“支妈妈”,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。在长达36年的教师生涯中,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,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。她关爱孩子,资助贫困生,不让一个孩子辍学。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,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。曾获全国模范教师、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、江西省“龚全珍式好干部”、江西省“三八”红旗手等荣誉。在获奖感言里,支月英对孩子说出了最朴素的寄托:“希望你们走出大山,实现自己的愿望,老师为你们自豪,我爱你们。”至今,支月英还在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着初心与大山的希望,诠释着“一生只为一事来”。

电影里细腻的场景刻画、真挚的师生情谊深深打动着在场观影的每一位老师。影片中,没有特别强调支老师的付出多么感天动地,也没有着重的描写她的学生多么功成名就,而是平淡、温情的表达着剧情,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只有“爱”存在的教育才是伟大的,凡人善举,小善大爱。浮躁的社会,能守一生清贫并择一生为一事的人不多,“即使你没有获得一份理想的生活,也不能失去对理想生活的向往。”“若是心里存了条上山的道,那就什么也挡不住。”“就像泥洋的竹子一样,扎根在山里。”“有学生的地方就得有老师,我就得去。”“困住我们的不是眼前的大山而是贫瘠的内心。”电影中的支月英老师,并不伟大但却贴近生活。那个年代的无数乡村教师就是这样坚守下来的,她平凡的言语成为无数学生前进的动力,“我们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坚持,而是我们坚持了才有希望”,这是女主角的信仰和人生格言,在朴实的电影画面里,可以看到处处都充满了这种“韧劲儿”。支老师用她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生,绚烂了几代人的童年,花白了自己的麻花辫。

电影结束后,老师们思绪万千,纷纷感慨要向“一生只为一事来”的纯粹致敬,学习支老师的“言传身教”,悟初心、守初心、践初心,用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,去感染和滋润学生,做有大爱、有情怀、有道义、有担当的好老师。